智慧交通|新希望在低空领域飘荡

进入2024年,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赫然跃入十几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各地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力促产业升级的新焦点。面对这一蓝海市场,积极构建并优化低空经济产业链成为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的双重驱动。

网新集团以智慧交通赋能低空经济产业链

在此背景下,网新集团以其独特的智慧交通理念和技术优势,深度介入并赋能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集团依托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研究成果,精心构筑并战略布局“AI+交通”产业生态系统,凭借多元化的创新资源聚合能力,携手顶尖高校研究机构、相关领域头部企业,以创新链的驱动效应带动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实现高质量、低成本推进产业互联网的革命性变迁。

智慧交通|新希望在低空领域飘荡

在对低空经济的赋能实践中,网新集团不仅聚焦于攻克无人驾驶及数字化运营等关键技术难题,更前瞻性地关注并寻求构建满足未来“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活动整体需求的解决方案。这一努力旨在使智慧交通技术在未来城市的交通运输、应急救援、观光旅游、新型物流等多领域扮演关键角色,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无限可能。

低空经济市场庞大,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地平线之上,蓝天白云下,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正悄然崛起。


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随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扩大,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长时间的高增长,根据《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期超6万亿元,同期,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期达到2600万架,无人机驾驶员也将增长到63万名。


低空经济的漫长产业链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产业链上游为地面基础设施和管理保障软件,包括智能化的通用机场、低空通信设备、数字导航软件、空域管理系统和机场运营管理系统等;中游为航空器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落飞行器);下游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巡检、飞行服务等。其整体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展开,正为网新集团这类以“数智引领”为战略导向的企业提供了广大发挥空间。

智慧交通|新希望在低空领域飘荡

低空经济产业链孕育希望

智慧交通|新希望在低空领域飘荡
智慧交通|新希望在低空领域飘荡


产业链上游——地面基础设施

物理基建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的关键载体,其主体是当前的通用机场及未来的无人机空港,涉及配套包括但不限于低空雷达等。2023年我国通用机场451个,已超过运输机场数量,但仍不能满足庞大市场需求。低空雷达主要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器和其他低空飞行物体,应用范围包括军事、空中保安、空中探测、空中娱乐等。预计到2025年,中国低空监测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5.6亿元。

产业链上游——管理保障软件

与此同时,用于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的CNS设施信息基建,及地表高精地图、空域动态图谱、低空飞行路网等数字基建,和物理基建一同被认为是支撑未来低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为特征的大容量融合低空活动的三大基建,对于提升我国低空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优化服务品类,提高管理效率及飞航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其衍生的管理保障软件产业,可分为空域管理、机场管理、飞行器管理等分支。

产业链中游——航空器制造

在航空器制造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凭借其航速和航程优势,尤其瞄准并有望在未来主导300公里以内的多元化出行解决方案。这一前沿科技涵盖了诸如城市空中出租车、短途物资运输、警务执法任务、公共服务项目、国防军事应用以及私人休闲飞行等多种用途。得益于低空经济热潮、政策支持、上游技术成熟、商业模式创新等有利因素影响,2030年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有望达5000架,2040年或激增至4.5万架。


无人机市场增长快速,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产业载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稳居全球榜首,达1200亿元,并广泛应用于测绘勘探、设施巡检、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同时,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激增。2022年全国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达95.8万架,同比增长15.14%。随着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无人机操作人员步入持证上岗时代,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2022年,全行业民用无人机有效驾驶员执照15.28万本,同比增长26.49%。

产业链下游——物流、农业、巡检、飞服

低空经济辐射面广,能颠覆性改变多种应用场景。潜在应用场景可按照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这三类进行细化产业门类和服务链条的拓展。其中,生产作业类主要为工农林牧渔等提供牧业飞行、航空探测、电力作业等飞行作业活动;公共服务面向社会提供各种航空服务性飞行活动,包括医疗救护、航空物流、警用飞行等;航空消费则能直接为消费者提供飞行培训、空中游览、私人飞行等个性化服务。


鉴于地面物流承载压力大,交通情况复杂等情况,无人机赋能低空物流,规模化运输后配送成本可下降40%-50%,同时大大缩短配送时间,整体效率较传统配送模式提升近150%。随着美团于2023年在深圳建设完成全国首个无人机远程运行管理中心,无人机配送方式已开始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预估2035年该行业产值可超万亿规模。


在农业运用领域,大疆的农药喷洒无人机最大载荷已可达60公斤。西部偏远地区已开始使用无人机运输新鲜松茸,原本人工需要花两小时才能背下山一筐松茸,无人机装载数倍重量只需要15分钟到半小时。此外,一些支线无人机还能代替人工设立站点的运营方式从事各项农牧业工作,工作人员只需坐在千里之外的电脑前,便可以完成一系列远程神操作。


无人机技术在诸如救援响应、安防监控、设施巡检及农林防护等城市管理众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助于拓展城市管理的物理维度与效能边际,从而实现对城市安全的立体化、高效化全面护航。2022年11月,无人机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对35千伏永德(德钦到明永)线路完成自主巡检。将传统人工巡检20天/100公里的巡检速度压缩到4天,巡检效率提升5至10倍,巡检成本降低50%以上。

智慧交通|新希望在低空领域飘荡

进入2024年,亿航智能“EH216-S”、小鹏汇天“旅航者X2”、峰飞航空“盛世龙”等低空飞行器先后进入人们视野。其中,“EH216-S”率先取得“国航”颁发的标准适航证,但限于航程、速度、载荷等因素,使用范围受限,暂仅用于低空旅游场景;相较而言,“旅航者X2”最接近陆空两栖的“飞行汽车”概念,其续航时间达30分钟左右,最大飞行时速为130千米,可初步满足城市内短途出行需求;而“盛世龙”则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条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暨深圳至珠海的首飞,其最大航程250公里,最多可搭载5人。下一步,东部通航将使用峰飞“盛世龙”进行常态化跨城跨湾运营。


预计到2030年,伴随低空经济的政策配套落地,以及智慧交通的体系化进步,低空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拉动就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我国在通用航空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战略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不仅是国家、地方的大政方针指向,科创企业宝贵的时代发展机遇,更会对现存社会经济体系带来持续的巨大变革,持续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