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杭甬”双城记|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交工验收,沪杭甬更“亲近”了

12月11日从浙江交通集团获悉,8日,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建成,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唱响“杭甬”双城记|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交工验收,沪杭甬更“亲近”了

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是国家高速网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唱响“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支撑项目,总投资179.91亿元,全长约55.833千米,全线位于宁波市范围,途经余姚市、慈溪市和镇海区。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甬舟高速金塘大桥相接,缩短宁波及其下辖慈溪、余姚等县市与上海、杭州的距离,带动长三角南翼产业发展,极大便利杭州湾沿线高速出行、产业紧密协同、物流网络畅通。

互联互通

交通网更密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是建立在基础设施的联通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2020年4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体化”“高质量”的互联互通是关键。


作为三省一市协同共进,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水平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构建现代化、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世界级的港口群正加速构建;高铁营业总里程超6700公里,占全国比重约1/6,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至1.5小时快速通达;空中交通方面,长三角已建成23座机场,还有9座正在规划建设中,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一;公路方面,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7万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不含改扩建)3285公里,并已累计开通了97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城际交通愈加畅达。

共创共享

开放度更高

五年间,长三角以城市群为重要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举办进博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之路上不断探索。


2018年,三省一市商务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合作协议》,此后六年,长三角企业在这里对接世界,全球展商也在长三角谋划新局,今年的进博会意向成交金额更高达784.1亿美元,成为长三角经济活跃、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对外名片之一。

唱响“杭甬”双城记|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交工验收,沪杭甬更“亲近”了

在进博会溢出效应下,2021年批复建设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已成为区域协作、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一核两带”7000平方公里全域生产总值达到2.69万亿元,以占三省一市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近10%的经济总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集聚了一批国内外高能级企业、机构、平台,各类总部企业500余家;科创产业链条在大虹桥徐徐铺开,松江g60科创走廊、慈溪(上海)飞地服务中心等科创飞地项目纷纷落地,引起广泛关注讨论,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等节目先后专题报道。

双向双赢

互补性更强

国务院于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三角区域应坚持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


作为一种区域合作、融合的创新产业协作形式,'飞地经济'通过创新管理和利益分享机制,畅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流动,形成飞入地与飞出地互利共赢的局面,是时下经过事实检验、行之有效的一种破除行政壁垒的创新经济模式。


在虹桥商务区林立的写字楼里,2019年入驻的'慈溪飞地'并不显眼。然而,这里却入选了2023年度浙江省发改委评出的'长三角一体化最佳实践案例'。飞地负责人郭普介绍说,这些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向慈溪当地发送一批系统的产业信息。4年多时间里,总量已经达到600到700条。另外,通过他们引荐介绍的创新型的人才,'硕士以上被当地可用的,超过170人'。

唱响“杭甬”双城记|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交工验收,沪杭甬更“亲近”了

同样是源自慈溪的科创飞地,矗立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楼宇内的慈溪(杭州)创新创意飞地,曾获评浙江省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作为宁波下辖县域城市对接省会城市高端智力资源的数字经济双创平台,其通过“工作生活在杭州,服务贡献为慈溪”的柔性引才模式,为县域城市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模式提供了“慈溪样本”,也是唱响“杭甬”双城记的又一处具体体现。


近五年来,正是在三省一市的共同合作下,共属于长三角的产业格局初见端倪。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监管标准得到统一,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机制得到贯彻,互联互通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内人口流动的规模见大、自由度见高,看不见的壁垒正在破除,看得见的便利与日俱增。在实现自身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也为全国区域性协同发展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