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对于新加坡,都说它的经济贸易紧随全球脉动,是秩序良好的花园城市。从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地到经济贸易腾起的“亚洲四小龙”,是李光耀用管理园区的方式管理国家,带领新加坡——这片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1965年才独立建国的新加坡,眼前困难重重,无论是政治影响力、经济体量还是资源禀赋,都是绕不开的难题。而这片曾经的英国殖民地,一路被裹挟着只发展成了英国的一个海上枢纽,低端的产业占据了全国的大量劳动力,直接导致了新加坡经济结构单一畸形,工业水平严重滞后。


在东南亚诸国的环视之下,李光耀非常清楚这个新兴小国的处境,亦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方向及把握全球化的趋势深具洞察力,在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基础的条件下,李光耀大胆构思出一套重整经济及国土的计划,将整个新加坡定位成了全球产业视角下的大型产业园区,发展节奏同步全球,其理念至今拉动着新加坡永不停歇的改革步伐。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一、规划的艺术


初时,李光耀利用一些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造船业等,以港口化工等产业为主,经过近10年恢复和发展,取得全民就业。随后,70至80年代,李光耀又根据全球经济动态,调整了经济发展政策,即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利用电子金融和旅游产业实现经济起飞。90年代全球房地产受挫,摆在当时新加坡面前亦一个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课题,李光耀又迅速以IT产业补位突破。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为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格局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李光耀以数个主要产业群作为发展基础,以产业的视角规划国家的发展布局,一步一观,一步一思,紧随全球脉动。


二、投行界大佬


李光耀创造了著名的“新加坡模式”,将一个国土面积还不如香港大、自然资源匮乏、多种族混杂的国家,转变成了“新加坡公司”。


1974年,李光耀成立了淡马锡控股公司,其经营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联企业的股权,规模比东南亚其他地区华人银行资本加起来还要大,而中国是除新加坡本土外淡马锡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另一家公司一直被称为'亚洲最大及最神秘的投资者'——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立于1981年5月22日,是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跨出新加坡国界向海外大举投资。

 

这两家银行加起来,能够掌控新加坡绝大部分的不动产、金融、媒体行业,并大力投资于产业发展,以跟上竞争增长、速度及规模,俨然是新加坡投行界的大佬。


三、安居方可乐业


在新加坡几乎人人有楼住,有超过 8 成人口居于政府兴建的组屋,且其中 9 成人拥有业权,组屋制度为各族裔赋予了平等住房权。


透过现象观其本质,正可谓安居方能乐业,组屋政策克服大城市病,为新加坡的产业发展和工作就业提供了十分关键的配套基础。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就曾写道:“我深信,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国家将会更加稳定。”


而且组屋政策不仅是政治政策,里面亦含有明确的经济目的,即通过低价格的组屋以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创造有利于吸引外资的环境,同时,使更多的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等行业,而不是被集中到对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并无实际裨益的房地产行业。


四、招商有道


李光耀说:“新加坡没有腹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在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新加坡经济发展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活力,其对外招商引资的组合拳可谓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新加坡有专门负责吸引外资的中央政府机构——经济发展局。该局建立了遍布全球招商网络,并以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服务闻名全球,该局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都会走访外国公司,广泛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政策,协调有关机构共同营造和提升新加坡的投资环境,适应投资者的发展需要。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同时,为了招商,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措施,包括:对来新加坡投资的外商实行优惠政策,减免机器设备输入税,豁免企业所得税,对外方技术人员入境实行优待等;打造产业聚集区,利用产业集聚效应,从招引大企业入手,吸引同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在园区落户;建立有利于投资者的劳资环境,建立规范的法律体系;打造廉洁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应该说,新加坡为了招商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李光耀就曾说:“谁来我们都欢迎,但是一找到有增长潜能的大投资家就绝不放过,必定竭尽所能协助他开业。”


数十年来,新加坡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国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经济发展招商策略,成功地引进了全球跨国公司。到目前为止,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机构,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新加坡的经济效应。


五、国家级飞地


新加坡可以算是“飞地经济”的资深玩家。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为719.1平方公里,这么说吧,横穿新加坡东西海岸的车程大概是一个小时!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新加坡,通过“飞地经济”,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投资建设了无数园区,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借助各个 “飞地”园区,实现了多方联合合作,经济快速增长。截止2016年末,新加坡的“海外军团”累计超15万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新加坡。

 

可以说,正是借助“飞地经济”,新加坡很好地解决了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并据此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大飞跃。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写到这里,不妨说下“飞地经济”已是近来比较火的热词,2017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高调地力挺“飞地经济”。就浙江省而言,浙江“飞地经济”的设立已成燎原之势,全省一大批飞地项目处于谋划与建设之中。


像管理园区一样管理国家,像管理国家一样管理园区


慈溪(上海)科创飞地便是慈溪市全面对接上海的先行战略实践,其进一步打破行政边界,探索更广阔的要素流动市场、构建更均衡的区域发展生态,力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示范样板项目,为浙江省主动接轨上海的实践提供先行经验。

 

可以说,飞地大时代已经开启,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已在时代的战车上轰鸣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