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去年5月,国内共享办公室龙头“氪空间”开启了扩张模式,版图一度拓展到了香港。彼时,氪空间签下了香港华懋One Hennessy大楼的11层至19层共7层空间,租金超664万港元,租赁期为5年的合同。


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在租约即将生效之时,华懋收到的却是氪空间一封拒绝收楼和履行租约的电邮。


于此,一场涉额5亿港元的官司诉讼就此打响。


是什么变故,让氪空间弃租香港签下的“第一单物业”?


兴起


联合办公起源于美国,2005年8月9日,第一个官方的联合办公空间在旧金山的Spiral Muse成立。从那时起,联合办公空间便受到创新创业者的欢迎。


广泛定义来讲,联合办公是指运营商为企业提供一整套办公空间的解决方案。与传统办公相比,联合办公更加划算也更加便利。


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近几年,随着全球化的推动与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市场在国际版图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外企纷纷设立中国办事处、小规模分支机构、项目部门。另外,青年群体掀起创业热潮,也催生了数量不少小规模的创业工作室。


由此,以灵活办公为特征的联合办公在中国市场悄然走红。


扩张


中央政府对双创的重点发声,以及鼓励创业的政策频出,给联合办公行业发展再次注入一剂强心针,加上在资本的助推,联合办公迎来了爆发式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创业者规模超过3000万人,联合办公模式愈加受到热捧,并成为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新高地。

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头部玩家WeWork、氪空间、优客工场以及一些小玩家在此期间疯狂攻城略地,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联合办公平台现已超过300家,布局网点数超6000多个,总体运营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提供工位数达200万个。

 

可以说,在2014年至2018年中,联合办公一直处于“蒙眼狂奔”的状态。


洗牌

2018年末,联合办公空间首次出现了工位“价格战”。2018年11月,氪空间宣布让利1亿元,拿出全国十余个社区的办公工位,以最低五折的价格优惠提供给全国5000家中小微企业。此外,纳什空间、WeWork中国等品牌也在部分联合办公空间内给出了优惠。


而后,氪空间突然间被爆出放弃香港的“第一单物业”的租约。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氪空间弃租背后或与扩充太快及资金链紧张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过去三年内,联合办公企业间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与急速扩张,就在氪空间进入香港短短几个月之后,整个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洗牌。

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CRECC和好租联合出品的《2018年联合办公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2018年1月至10月,联合办公品牌减少40家,竞争力相对较差的企业逐渐消失或被并购,运营时间均未超过两年。2019年第一季度,不少联合办公开始对于单店亏损严重的空间进行退租。

 

突围

但个性化的高端空间依然稀缺。


目前联合办公市场大概分为三种主流定位:一种像创投媒体36kr旗下氪空间的这类品牌,面向创业团队提供早期孵化等相关特色服务,在办公选址、环境布置、服务等方面注重性价比;一种是像鼻祖WeWork这类品牌,侧重走高端路线,目前国内市场只布局上海与北京,工位价格比同区域的其他品牌偏高;还有一种是像优客工场这类经济型品牌,凭借低价位迅速布点,用空间数量抢占市场。

 

虽然高中低端类型头部玩家都有涉猎,但随着现在企业越来越多样化发展,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对个性化与高端兼具的联合办公空间需求激增。特别是能够提供优质产业生态与软硬件服务的办公空间,目前属于相对空白的垂直市场,还在等待领军者的诞生。

 

当政府补贴红利耗尽,雄厚资本不断涌入又撤退,乱世之中想要胜出,拼的不仅是产品、技术,更是差异化的创新、全局观的战略与完善的资源体系。


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基于“飞地经济”模式下的慈溪(上海)科创飞地不仅是单一功能的共享办公场所,更是承载着企业成长需求与信息资源共享、智能互联的生态系统。


它通过流动式办公、物业空间公用、公共配套共享等方式,为入驻企业在沪的集聚、开拓、资源引入等提供持续服务;它冲破行政区域的藩篱,是资源信息的对接窗口,是行业互动协作的生态圈,是人才引进的平台;它依托浙大网新的资源与管理运营体系,提供如人才、研发、税务、融资、成果转化等完整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发展。

草莽生长后,联合办公空间,谁可突围而出?

 草莽生长后,谁可突围而出,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