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报道慈溪(上海)飞地

近期,央视将关注视角投向“长三角区域互利合作”,报道“浙江经济第一强县”慈溪,在上海虹桥设立“飞地服务中心”,通过融入上海的大创新链、大产业圈,为本地企业对接全球资源,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接触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实现政府、企业、人才等区域发展的互利共赢案例。


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报道慈溪(上海)飞地


据央视财经频道(CCTV2)《正点财经》栏目介绍,飞地作为一种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帮助当地企业拓展外部市场,也为飞出地自身寻找产业资源、创新资源。

慈溪(上海)飞地服务中心筹建于2019年2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由该市经多轮调研、谋划,创新模式、先行实践,将慈溪接轨上海工作理念由“隔湾往来”推进到“立足虹桥”,并委托长三角产业运营领域的知名品牌公司——“浙江浙大网新科技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全方位运营,扎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示范样板项目。

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报道慈溪(上海)飞地

多年来,慈溪(上海)飞地始终以“当地企业在沪服务站、慈溪形象的对外窗口、招商引资引智的前哨、刚需产业培育的摇篮、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示范样板项目”为主要功能定位,积极开展异地科创服务、驻地招商孵化和全方位服务慈溪企业在沪开拓。

在日常运营管理及人才、项目资源对接中,慈溪(上海)飞地以“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开放理念,以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的方式,充分融入“互联网流量思维”,积极与各方面资源互动,不断提升人才、项目、科技产品在飞地平台的流量,为飞出地企业、产业对接更多资源、招引更多高端人才、开拓更大市场。

目前,慈溪(上海)飞地已成为观海卫、周巷、横河、浒山等多个镇街的在沪工作站,横河商会、浒山商会等地方上会的在沪服务中心,累计为超500家当地企业提供商务及会务类活动服务,较好发挥了慈溪资源在沪服务站的功能。

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报道慈溪(上海)飞地

作为招商引智的前哨,慈溪(上海)飞地在外资外贸引进方面为属地政府做出重大贡献,已培育人才项目37个、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及论坛70余次、现场举办中型以上活动80余次,其中,经飞地运营团队评估指导后推介产生的人才项目,90%已申报宁波市各项人才计划,部分企业已落户慈溪,获得相关人才及项目扶持并开展经营。

此外,慈溪(上海)飞地还承担着链接沪慈两地资源,展示慈溪城市形象的任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大数据数据收集、精准需求匹配等方式,对接上海经促会、浙大系上市公司、上海交大等资源,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超50场;先后接待浙江、安徽、山东、吉林等地省级部门到访交流考察,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浙江商会等机构院所共40余次。

作为家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浙江发改委、科技厅关于“长三角一体化”课题的重点考察项目,2023年,慈溪(上海)飞地成为宁波地区唯一获得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和浙江省发改委颁发的“长三角一体化最佳项目实践案例”荣誉。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第一批纪录片重点项目、沪苏浙皖四省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的纪录片《潮涌长三角》,将上海飞地列为科创发展创新举措与突破发展瓶颈的唯一案例,围绕上海飞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进拍摄,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丰硕成果故事进行展播。

近期,慈溪(上海)飞地更是先后获得上海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今晚·焦点对话》栏目,《新华社》客户端、《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等权威媒体平台的持续报道,作为“长三角区域互利合作”的典型案例被屡屡提及,充分说明了这一科创飞地模式具有的先天强大生命力,正是“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高层级的有益助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