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今天,《新华社》客户端《瞭望东方周刊》栏目发布科创专题报道,以《科创先锋》为题深度报道长三角加强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构建科创共同体的最新情况。其中,在谈及科创飞地的部分,特别报道了“慈溪(上海)飞地”所获荣誉及实践运营成果,再次印证了科创飞地这条道路不仅能走得通、走得好,更能走得稳、走得远,为区域乃至全国提供了长三角跨省域科创平台的“慈溪范例”。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2023年9月22日,长三角绿洲智谷2023“创客中国”上海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长三角数字干线赛点

  龙年伊始,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里一片忙碌。“我们控制器用上海的、伺服电机用浙江的、减速器用江苏的、壳体用安徽的。”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张镇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作为链主企业,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12家企业,共同打造“全长三角造”机器人,每12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产业链韧性和效率显著提升。“这些企业比如营业额原来是1个亿,我们现在给它5个亿的订单。量够大,设备运行更高效,成本就被稀释了,市场竞争力就更强。”

  “以前这里是一块西瓜地,周边1公里内买不到一瓶可乐。仅几年时间,长三角绿洲智谷已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科创与人才‘会客厅’,被企业视作走向全国和国际舞台的重要平台。”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钟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政策鼓励之下,众人‘添柴火’‘加食材’,长三角创新元素得以更好融合,一起打造一桌科创盛宴。”

  在“G60星链”链主企业格思航天的卫星数字工厂,集结了G60科创走廊上多地技术攻关和零部件供应企业。不久的将来,这些卫星将奔赴太空,在璀璨星空标注长三角智造的“G60星链”。

  这些都是长三角科创和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2023年11月30日在上海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提出“四个统筹”要求,第一条就是“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必须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构建好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以此支撑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说。


“恭喜!成交!”


  “恭喜!成交!”在2023年G60科技成果拍卖会(以下简称“拍卖会”)上,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来自安徽宣城的科技成果“高分散性纳米氧化铝的非水溶胶凝胶制备方法”以26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

  “每届拍卖会,都是G60科创走廊9城市共建成效的集中展示。”长三角G60联席办副主任、上海松江区科创发展办主任郭淑晴说。

  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名声赫赫。这条“黄金走廊”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等交通大动脉,串联起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以及安徽宣城、芜湖、合肥。

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2023年1月5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安徽华晶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集成电路键合丝生产线上作业

  “这里来访企业很多,之前每天有七八家企业约访,现在G60科创走廊知名度越发响亮,团队来访间隙一般只有15分钟。”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科创组组长、松江区科创办副主任宋苏伟说。

  从企业办事要到一个个政府部门“敲门”,到9城市主动打通壁垒给企业“开门”,从首届拍卖会的1.04亿元、第二届5.03亿元、第三届10.23亿元到第四届猛增至50.18亿元,再到2023年的109.68亿元……拍卖会成交额持续跃升的数字彰显着长三角创新资源的加速流通、集聚和转化。

  “刚刚对接了两个不错的潜在客户和供应商,还认识了很多机构。对我们来说,上市只是起点,接下来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持续支持,公司目前正考虑增发。”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股份公司总经理王颖琳说。

  “成立5年来,G60科创走廊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加速融合,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比如:世界首套单细胞分辨率的猕猴大脑皮层细胞空间分布图谱、“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俊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目前,“黄金走廊”9城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15,地方财政收入占比1/12,市场主体数占比1/16,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比超过1/8。

  据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对全国贡献度达10%,对长三角支撑度达30%,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合作的重要标志性区域。


“一个亿在哪里?”


  “刘院长,我们想好了。我们出1000万元,那一个亿在哪里?”几年前,海外知名半导体研发团队负责人顾星博士这样问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庆。

  事情起源是当时顾星团队有意向成立一家半导体材料和相关制造公司,但缺乏启动资金。“我们需要最先进的设备,早期急需有大量硬件投入,资金是我们创业的痛点。”现任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CEO顾星回忆往事,十分感慨。

  “没想到一开始就要上亿元,这也吓到我了。”刘庆回忆,他郑重地回答顾星:“真有决心的话,你们先筹1000万元,掏10%,我们再回来谈。”

  两个月后,顾星凑齐钱,带着团队回国,向刘庆发出了上述“一个亿之问”。

  “一方面,我们几个人在美国工业界做了十几年,积蓄加起来能凑到千万元;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在海外的积累很有信心。回国创业,我们不仅带回来在海外所学的知识积累,还把海外收入积蓄都带回来了。”顾星说。

  刘庆也在苦苦思考,“我们专项资金一年几个亿,不可能把一个亿全拿出来直接给一个企业,但这个企业要配套好,所以一个亿怎么给?”

  “投初创企业,和投研究所的项目完全不同,顾星‘逼着’我们为此创造了一个机制——项目经理。你技术很强,但会管理吗?懂生产吗?我们要求前期100万元是项目经理的工作经费,项目经理带团队去完善团队方案、商业计划书。最终,我们和苏州工业园区一起,给了他们接近一个亿的支持。”刘庆说。

  “我们设定了里程碑,比如在团队到位后、设备购买后给多少,有订单后又给多少,逐渐把钱释放给企业。当时还约定,融资成功后,这一个亿要变成股权进公司。企业做好做大,这一个亿就能值更多的市值,循环起来以后就可以形成一个专项,让财政资金利用更加高效。”刘庆说。

  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被称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试验田”。

  “试验田到底要试什么?”刘庆曾经拿这个问题去问领导。

  “其实,‘试验田’这三个字包罗万象,意思就是我们在满足不同企业不同方面需求的时候,要突破过去做不到的那些方面,不管是政策举措,财政资金还是人才服务,要试出一种新模式为企业提供支撑。”刘庆说。

  “国创中心聚焦前沿早期风险度高,但可能对未来产业和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填补空白的一类技术项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选聘项目经理团队,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通过专业研判,用财政资金给予前期投入支持,宽容失败;待项目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并启动融资时,前期国创中心支持资金按市场投资价格转化为公司股权。”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说,这条路径不仅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还能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投资。


“税收不归安徽?”


“安徽花十几个亿在上海建园区,但是入园企业的税收不归安徽?”此前,有人对此表示想不通。

2021年,G60松江·安徽科创园项目签约。根据规划,科创园占地规模170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是安徽省在长三角购置的最大一块“科创飞地”。

  “入驻这里的企业是上海企业,税金也留在上海,这种探索在长三角是首创。”园区负责人高源介绍,长三角大部分飞地均要求企业在飞出地注册公司,税也缴纳在飞出地。

  安徽明确提出,2024年将继续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推动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合作。“我们飞出来就是要先拥抱上海、拥抱企业,在服务好企业的过程中寻找机会。”高源说,“当新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就可以在安徽设立分公司,为安徽的发展作贡献。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更多生产基地也可以往安徽延展,实现沪皖联动、共同发展。”

  目前,G60松江·安徽科创园配套设施仍在建设之中,但园区入驻率已接近九成。单是归安徽的场地租金收益这一项,就比原先预期提升近一倍。

  科创飞地是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运而生的新鲜事物。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高楼林立之中,2019年入驻的“慈溪飞地”并不显眼。然而,这里却入选了2023年度浙江省发改委评出的“长三角一体化最佳实践案例”。飞地负责人郭普介绍说,这些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向浙江慈溪发送一批系统的产业信息。4年多时间里,总量达到600到700条。通过园区引荐的创新型人才,“硕士以上在慈溪当地可用的,超过170人”。

新华社报道“慈溪飞地”|科创热潮吹遍长三角

慈溪(上海)飞地服务中心举行

长三角一体化系列研讨会

  “科创飞地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这是长三角创建跨省域科创平台最具特色的优势。”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说,“而建设跨省域高新区,则是长三角示范区建设的又一重大创举,这是一体化向高阶迈进的全新制度创新,标志着一体化水平达到新高度。”

  2023年7月31日,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

  高新区包含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3个片区,占地19.54平方公里,将依托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示范。


“最后一周,揭榜速来”


  向太湖湾科创带空间规划的“C位”望去,便是无锡滨湖区。沿无锡滨湖区的环太湖公路由东向西行驶,南边是景色迷人的十八湾风光带,北边错落有致的绿化带里藏着一条小路,路的尽头就是湖景科技园。

  此前,在2022年度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清耳话声科技首席科学家宫琴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便携式设备“基于音乐疗法的耳鸣康复治疗仪”获得了金奖。这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听觉医疗器械,也是国际上首款集耳鸣精准检测和针对性治疗于一体的便携式医疗器械。

  “当时,清华无锡研究院院长团队去我实验室考察,他们现场测试完样机后商量了大约十几分钟,就说‘宫老师你转我们那儿去吧,你开条件,我们全力帮你’。”宫琴说。

  2019年,宫琴在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踏上了成果转化的历程,并创立了清耳话声科技有限公司。

  同年,宫琴去申请“滨湖之光”创业人才项目的50万元资金支持时,无锡市滨湖区科技局的人看了说:“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不多申请一点呢?”

  “从来只有申请多,拿到少,没想到我们申请50万元,获批80万元!”宫琴说。

  “2020年,公司准备投产,需要建一个静音实验室,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合适场地,结果还是在当地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太湖边上的湖景科技园。这里距离主干道远,非常安静。”宫琴说。

  目前,这款耳鸣康复治疗仪已经量产,并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进入临床应用。

  “从招商入驻到孵化服务,从资源对接到创业培训,做企业孵化要提供专业陪伴和服务,我们伴随企业共同成长。”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综合服务部部长魏子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如今在长三角,全力帮助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政府2024年的新课题。而在2020年得到科技部“认证”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企业出题、共同发榜、共同揭榜、共同支持、共同管理,任务联动、资金联合、管理联通的“三位一体”模式已在实践中打磨得更加高效。

  “最后一周,揭榜速来!”2023年10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这样一条推文,介绍又一批等待攻关的“硬骨头”。

  打开“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一系列已经“揭榜成功”的联合攻关需求映入眼帘,领域涵盖合成生物学、复杂工业场景机器人系统等众多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

  上海一家传感器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上发布了一项国际前沿的技术需求,很快就有6家企业来揭榜,最终确定了浙江嘉兴、江苏苏州的两家企业联合攻关。“得到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支持后,我们已于2023年内合作完成芯片设计和工艺验证,有望掌握关键技术。”这家上海传感器企业的产业合作总监说。

  “创新需求从企业来、解决方案由企业选、何时实施由企业定,政府搭好平台,创造合适合规流程,保障企业找到真正有实力的揭榜者,确保政府资金用到‘真需求’上。”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处长刘晋元说。

  至今,长三角一市三省累计发布“企业出题”的48项重点揭榜任务,全国揭榜单位数量超过380家,其中长三角占比85%,揭榜任务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携手解锁首份小鼠脑“交通地图”;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一起,共同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

  “长三角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为全国的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这是长三角的光荣使命与职责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在这些方面长三角一定要有更大作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