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溪(上海)飞地看“飞地经济”如何飞起来、落下去

作为时下大热的空间重构策略,“飞地经济”正成为区域间共享发展红利的高频热词。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下,长三角地区“飞地经济”发展无疑最为频繁活跃,其中尤以浙江最具特色、成效显著。从依托“山海协作工程”的1.0时代到“借船出海”的2.0时代,再到“山”“海”携手共富的3.0时代,浙江“飞地经济”究竟有哪些成熟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从慈溪(上海)飞地看“飞地经济”如何飞起来、落下去

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发展“飞地经济”。此后,“飞地经济”蓬勃发展,模式也日新月异,不仅有满足产业梯度转移特征的“正向飞地”,还形成了“注册在当地,办公在飞地”、“税收在当地,经营在飞地”、“生产在当地,研发在飞地”等多元化的“反向飞地”模式。

 

通常,飞地经济主要由经济发达地区“飞入”欠发达地区,而近年来,由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飞入”发达地区的“反向飞地”模式格外引人关注。“反向飞地”模式将招商的触角直接伸到飞出地,利用欠发达地区的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建立飞地快速获取发达地区的人才、区位、资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具有重大意义。慈溪(上海)飞地就是“反向飞地”中的佼佼者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东靠宁波,西临杭州,北接上海,是长三角地区连结上海、宁波两大现代都市的“黄金节点”。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彰显,也面临着落实国家战略,率先探索服务宁波、融入长三角的新渠道与路径的重大机遇。

 

为此,慈溪立足自身基础设施、市场联系等优势,加快谋划全方位接轨上海。这其中,反向飞地慈溪(上海)飞地是实现异地借智的一大创新。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飞地”模式,构建了一种以“上海为前台,慈溪为后台”、两地政府与企业发展进行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的全新方式,在资源获取、人才引育、产业支撑等各方面均不可与以往同日而语。

 

慈溪(上海)飞地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以“科创飞地”为窗口和枢纽,欠发达地区得以集聚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研发机构和风投机构等创新主体及要素资源,并通过引导飞地内孵化成熟的项目到欠发达地区产业化,或通过与发达地区联合研发、协同制造和共建产业生态等方式,实现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的科技赋能和发展带动。

 

今后,慈溪将依托沪杭等地科创飞地,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