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7月25日刊文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积极倡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八八战略”,其中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2003年5月27日,习近平同志到慈溪调研工作,将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日比喻为“开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为慈溪主动接轨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一轮“开弓”腾飞指明了方向。
慈溪作为东南沿海相对发达地区和杭州湾南岸“桥头堡”,在2003年初率先提出“接轨上海、承接辐射”战略要求,在接轨中求转型,在接轨中谋发展。16年间,慈溪市历届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要素集聚、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接轨发展、借势发展、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出发,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机遇。慈溪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时代使命、目标定位和战略要求,从服务宁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长三角一体化对慈溪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全局视野和“一体化”的统筹谋划。二是干在实处,把握机遇。将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深度践行“八八战略”、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城市能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政策红利,发挥慈溪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经济相对活跃、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比较优势,借助沪苏杭甬等大城市的“溢出效应”和长三角一体化形成的“市场效应”,加速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劳动力、资本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转变,确保始终稳居全国县域百强“第一方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中,指出要深入总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成效、科学分析难点堵点和当前国内外形势,紧扣关键环节确定的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前进方向,告诉了我们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慈溪重新梳理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实现价值共享、合作共赢。
一是突出优势,主动参与。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并将慈溪列为9座中等城市之一。同时,慈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作为国家“八横八纵”铁路网络的通苏嘉甬跨海铁路明确经停慈溪,前湾新区被定位为浙沪合作发展试验区,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彰显。二是对照差距,明确导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慈溪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等方面与苏南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地存在较大差距,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区域竞争格局,特别是当前周边县市都在深耕接轨融入文章,以“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之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对此,慈溪市委、市政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带头向上海、苏南等地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对照标杆找差距,科学谋划面向未来的慈溪发展战略定位和重大布局,完善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思路举措,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接轨上海,学习上海先进经验,承接上海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梯度转移,是慈溪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最佳路径和正确方向。
一是“借船出海”,明确接轨重点。随着通苏嘉甬跨海铁路通车后,慈溪将直接纳入上海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真正实现沪慈两地同城效应。对此,慈溪进一步明确接轨上海重点方向,编制《慈溪市全方位接轨上海五年规划(2017-2021)》,提出打造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产业化示范区、上海优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区、上海改革创新经验延伸试验区、深化沪甬人文合作枢纽区的总体目标定位,实施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对接、科创资源对接、信息互通共享、公共服务接轨、多元主体对接六大工程。二是“借梯登高”,促进多元融入。围绕主动接轨、精准接轨与高效接轨并举,理念接轨、产业接轨与文化接轨并重,借助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积极参与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承接上海现代金融、科创、研发设计、高端中介服务等辐射扩散,引进上海优质教育医疗服务资源,促进城市人文交流,着力打造沪甬合作先行区和接轨上海新高地。
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着眼区域合作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慈溪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慈溪范本,为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慈溪贡献。
一要深化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改革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提高一体化发展质量,要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杭州湾大湾区等战略机遇相结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功能性、政策性试点落户慈溪,争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承载区。
二要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把提升产业链水平作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智慧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三要争创沪甬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前期、杭甬高速复线、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中心连接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深入对接上海金融、人才、项目、科创、公共服务等优质资源。以宁波前湾新区成为浙沪合作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打造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一批承接上海科创资源的平台,探索实施“飞地经济”协作模式,实现“技术研发端在上海、中试生产端在慈溪”“总部在上海、制造服务在慈溪”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要显著提升城乡品质。深入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重大项目带动城市能级和城市承载能力的大幅提升,改善城市人居品质、交通水平和教育医疗水平,持续打响“秘色瓷都、智造慈溪”城市品牌,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五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上海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学习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借鉴上海“只跑一次”制度、江苏“不见面审批”改革成果,持续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行政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最佳县(市),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