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各地迅速出台各项政策和举措响应,飞地模式是其中倍受关注的经济合作模式。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飞地经济模式的内涵和意义被不断丰富,也成为了各地争相实践的明星模式。


全国百强县第六、浙江第一的县级市慈溪,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建设慈溪(上海)科创飞地。慈溪(上海)科创飞地旨在鼓励本地高科技企业入驻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外地企业(人才或项目)在慈溪完成产业落地,是将“隔海往来”转为“立足虹桥”的长三角“新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从上海到江浙设立“产业飞地”,到如今周边城市到上海设立“科创飞地”,这一来一回的往复式运动成为了长三角结构升级、动能转换的最直观体现,将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今年2月,慈溪(上海)科创飞地项目启动


科创点燃都市圈“新引擎”


2008年5月,中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慈溪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将慈溪到上海原本5小时的车程缩短到2小时。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时至今日,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取得突破,明确了慈溪站的设立,结束了慈溪多年来没有高铁(火车)站的遗憾。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慈溪至上海、江苏等地的时空距离,环杭州湾地区(沪杭甬)将实现1小时交通圈。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创造的交通优势不仅给慈溪带来了深度融入长三角的优势,更点燃了协同科创的 “新引擎”。


以建设飞地为契机,慈溪将抢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持续在跨区域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产学研深度一体化联动、产业园区双向“飞地”经营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攻坚。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慈溪(上海)科创飞地是一次新的探索,一方面鼓励慈溪本地具有科技含量和规模的企业入驻,在沪设立研发中心,利用上海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吸引上海或海外优质创业项目入驻,在飞地孵化和研发,在慈溪完成产业化落地。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


过去,上海向外省市开辟“产业飞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度推进,一些经济实力强且有研发需求的城市主动到“寸土寸金”的上海寻找“飞地”,开启“双向模式”。飞地模式的浪潮中,弄潮儿不只是抢占先机的慈溪,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也都纷纷往中心城市发展建设飞地。


素有“接轨上海第一站”之称的嘉善,近日宣布在上海建立嘉善国际创新中心,鼓励本地高科技企业入驻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嘉善”的沪善协同创新模式。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多年来,嘉善借力上海发展,形成了“13579”现象:10%的嘉善人在上海工作、学习或生活;30%以上的工业产品为上海配套;50%的农产品供应上海;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县外投资直接或受上海的影响而进入。嘉善在此基础上再打开一扇窗,便有了如今的嘉善国际创新中心。


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嘉善国际创新中心总面积1.7万平方米,与国家会展中心临街对望。目前已有多个国内外优质机构和项目签约入驻,预计今年六月份将正式启动。


飞地模式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宠儿


2018年11月,上海市嘉定区和浙江省温州市联合宣布,双方将在嘉定共同设立“科技创新(研发)园”,在温州共同设立“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将上海的科创资源与温州的先进制造业优势无缝对接。创新的“飞地经济”合作机制,能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新贡献。


从“产业飞地”到“科创飞地”,创新协同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新乐章


2015年11月,沪苏两地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合作共建园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成立,集聚区成立以来,两地政府赋予了其省级区域合作、飞地经济开发、生态产城融合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打造国家级“飞地经济”的样板区和合作共建的示范区,建设“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


两种飞地模式并举,既能保持长三角现有行政区划竞争优势,又能冲破行政区划对经济制约的藩篱,实现空间结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飞地模式必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