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且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增长效率的制度”。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活跃度,历来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风向标。2019年,全国经济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0%的GDP。目前,已有33个县域迈入千亿GDP俱乐部。
强县崛起背后,工业作为主引擎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无论规上工业增加值还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增速,经济百强县都远远超过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发达省份平均水平。
那么,具体到工业经济,全国上千县域孰强孰弱?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院发布《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年)》(下称《报告》),绘制出一份可供参考的县域经济最新图谱。
苏浙鲁占“半壁江山”
自秦“废分封,立郡县”以来,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沿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是多级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行政建制。
据统计,全国(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辖区和林区、特区外,共有1879个县级行政区划,区域面积85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89%。截至2018年末,全国县域生产总值达33.21万亿元,约占全国生产总值1/3;县域户籍人口8.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59%。
其中,头部强县实力尤其突出。
《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2019年,经济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在GDP突破千亿的33个县域中,“排头兵”昆山和江阴双双突破4000亿大关,甚至超过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与太原、贵阳等实力相当。
从各地县域工业经济表现来看,这一趋势同样明显。
根据信通院《报告》,全国工业百强县分布于17个省(区、市),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据56席,分别入围23个、19个和14个,三省合计超过全国其他省份入围总和。
除苏浙鲁外,河南拿下10个席位,其余13省份均只分得个位数名额。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前十位中,工业强省江苏斩获6个名额,占比过半,前三强——江阴、昆山、张家港无一例外均出自江苏。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苏浙鲁的亮眼表现并不意外。不过,经济实力最强的广东,却只有普宁一个县级市入围工业百强,且仅排在全国第99位,位于榜单倒数第二。
对比同时公布的工业百强区名单,广东上榜21个,比入围总数最多的江苏少3个,排在全国第二。前十强中,广东更是将前六强悉数收入囊中。
为何会有如此反差?
事实上,在近年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广东陆续推动实力较强的县(市)改区或升格并入地级市。划为地级市后,一些县(市)原本管辖的区域往往就变成了“镇”。
这在加速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迈入“无县时代”同时,也顺势推动强区、强镇崛起。如今,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6市已全部成为“无县城市”,东莞和中山更是全国少见的“直筒子市”,连市辖区都没有。
另据统计,广东目前共有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57个县级行政区划中,只有12个位于珠三角。广东在工业百强县榜单中存在感不强,也反映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基本来自各大城市群
从省份扩大到区域范畴,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版图呈现什么特征?
眼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报告》显示,在区域融合深化背景下,工业百强县基本都处于各大城市群覆盖范围内。
具体来看,在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可划入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多达96个。其中:
40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1个位于海峡西岸城市群,10个位于中原城市群,10个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9个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7个位于淮海经济区,6个位于呼包鄂榆城市群,2个位于京津冀城市群,1个位于辽中南城市群。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处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辐射范围的县(市)加快要素聚集,活力旺盛。”《报告》分析,被纳入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县(市)通过共享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带动和经济溢出效应,同时加强周边地区要素共享、产业互补合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产业和人口的协同发展。
比如,在上海带领下,苏锡常腹地已成为我国城镇空间最密集、县域经济最强大的地区。
未来,随着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人口与经济总量占全国七成以上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其辐射带动作用也将更加凸显。周边县市积极融入城市群、围绕中心城市承接高端要素外溢,参与产业链重构,也将进一步获得发展红利。
以工业百强县榜首——江阴为例,其拟向北加强江阴-靖江组团,跨江融合开拓发展腹地;向南加速锡澄一体,积极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向东对接上海大都市圈,承接外溢高端要素资源;向西对接宁镇扬,融入扬子江城市群,正是县域积极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协同化发展的一个明显信号。
不过,县级行政区作为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目前仍然存在综合承载能力不强、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东西部实力依然悬殊
如果将视角进一步扩大,不同地区之间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仍然分化严重,东西部地区实力悬殊尤其明显。《报告》将这种格局总结为 “东多西少、南强北弱”,呈梯次分布。
中国工业百强县四大板块分布变化图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数据显示,2020年工业百强县基本形成四个梯队:前1~6名构成的第一梯队格局最为稳定;7~30名构成的第二梯队基本稳定;32~62名构成的第三梯队与63~100名构成的第四梯队,级差较小,内部排名调整活跃。
其中,第一梯队全部出自苏浙闽三省,江苏独占4席,福建、浙江各1席;第二梯队仍以东部县(市)为主,占比达到80%;三、四梯队则东西分布相对均衡,中西部县(市)约占4成。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百强县(市)全部落入三、四梯队。
中国工业百强县四大板块辐射图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就县域数量而言,从全国来看,河南、山东、湖南、湖北、内蒙古等省份位居前列,基本在80个以上;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则均不足60个。
但从工业强县入围比例来看,强县本地覆盖面大的省份,却都在东部地区。比如江苏,全省40个县级行政区划中,工业百强县占比接近60%;浙江这一比重也接近40%。
而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工业百强县占全省县级行政区划比例不足10%,且几乎都位列第三、四梯队,呈现出“多而不强”的态势。
总体来看,除东部外,中部地区入围工业百强县23个,较上年增加6个;西部入围9个,与上年持平;东北地区入围1个,为新进成员。
此外,山西、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中西部省份均未能获得工业百强县“入场券”。
“2020年东部入围县(市)数量虽然较上年减少7个,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强县聚集地,合计达到67个,超过百强总数三分之二。”《报告》指出,近五年江苏、浙江百强县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新动能集聚助力竞争力提升成效明显。
同时,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百强县数量增多,显示出“中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工业提质增效有所突破”。
反观西部,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机遇叠加之下,要实现追赶和突破,显然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