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

飞地,顾名思义需要飞过去才能到的地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


飞地作为一种人文地理概念,产生于中世纪,1526 年西班牙与法国签署的《马德里条约》第一次出现飞地一词,自此飞地具有了国际法意义。飞地产生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有些是由于殖民,有些有特定的历史遗留原因,比如说美国最大的州——阿拉斯加,这是个买来的飞地。阿拉斯加原是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生活的土地,在19世纪被俄国殖民,1867年,美国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向俄国买入,什么概念,每英亩约二美分,以现在的汇率算,一毛钱一亩,当然了,货币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至此,阿拉斯加成为了美国的飞地,因为中间隔了一个加拿大。

 

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

 

而经济飞地作为飞地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的时间要相对晚得多。上世纪90年代,苏州工业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跟新加坡政府开始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由新加坡协助招商,合理的规划和良好的前景吸引了中外项目前来投资,园区引入多项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大项目,奠定了园区发展的基础。时至今日,现在的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万多家企业,其中全球500强企业8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多个、国字号科研院所12家。

 

不难看出,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的区别,主要在行政权限和土地实际归属上,前者的行政权限和土地归属均属于飞出地,而经济飞地保持行政权限不变,一定程度上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且土地归属同样不发生变化,其主要载体是园区楼宇而非土地。

 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


经济飞地中,从飞出地和飞入地的比较中又分为产业飞地和科创(双创)飞地两大类。产业飞地模式中,飞出地(发达地区)出资建园区厂房,飞入地(欠发达地区)出人力资源劳动力,飞出地和飞入地双方作为利益共同体取长补短、互补互利,盘活区域经济。而到了科创(双创)飞地,模式看起来似乎还是如出一辙,飞出地出资建园区,飞入地出人力资源劳动力,不同的是飞出地变成了势位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而飞入地成为了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因此,多数科创(双创)飞地选择的方式不是自建园区而是租赁物业,而看中的是高端人才和外溢的产业。

 

经济飞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两种飞地相结合的新型经济飞地模式成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宠儿,一般是由势位低的地区往势位高的地区建立科创(双创)飞地,作为招商引资引智兼有孵化服务功能的创新综合体,通过成功招商引资,产业落地至飞出地,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和人才虹吸效应,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缩小势位差,从而达到协调发展。

 

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


在如今的长三角一体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依托江苏“南北挂钩”、浙江“山海协作”、安徽“结对合作”等政策,科创(双创)飞地、产业飞地共振共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如规划、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等一体化,长三角飞地模式多点开花,对提升资源有效配置,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长三角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产生了慈溪(上海)飞地、嘉定工业区温州园等一大批飞地园区,为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



从头说起——地理飞地和经济飞地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