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不论是2017年6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2018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都提出要有序发展“飞地经济”,“飞地经济”也在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被快速实践。而从全球视角来看,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利用“飞地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世界级湾区发展“飞地经济”的三种模式 


       纽约湾区“卫星城”模式

       纽湾区以纽约市为中心,在新泽西、康涅狄格、宾夕法尼亚等州建立与纽约配套的“卫星城”。在疏解人口的同时,在“卫星城”飞地形成以制造业、金融配套、商贸服务为主导“一极多点”的分工格局,实现湾区内城市的产业协调,大幅提升纽约湾区全球竞争力。


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是加强州、市统筹协调,完善“卫星城”的基础设施。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等机构,通过立法和交通基金划拨等,协调相关地方政策。丰富完善“卫星城”的公路、学校、商场等公共设施,鼓励人口自发向“卫星城”疏解。二是将制造业岗位向“卫星城”迁移。2008年,纽约—纽瓦克—泽西都市圈的制造业占比为5.61%,而其周边的东斯特劳斯堡城市圈制造业占比高达21.92%,呈现出中心服务、外围制造的格局。三是强化“卫星城”在金融商贸业各环节的分工布局。纽约湾区是世界级金融中心之一,“卫星城”也充分参与了金融商贸产业链建设。比如,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发挥对冲基金优势,新泽西州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为纽约金融业发展提供支撑,完善纽约湾区从金融市场、投融资、证券保险、资产管理,到咨询、评级等辅助行业的全产业链。 


       旧金山湾区“人才飞地”模式

       旧金山湾区以知名高校、科技创新园为载体,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向硅谷集聚,形成“人才飞地”。利用全球尖端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为湾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是为人才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器。斯坦福大学是硅谷最大的“孵化器”,为硅谷提供场地、人才和技术支撑,使硅谷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区。惠普、苹果、雅虎等高科技公司均由其毕业生创建,其企业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二是建立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如斯坦福大学改变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管理模式,允许教员和研究人员每周有一天到硅谷公司兼职,甚至允许其有1至2年的时间离职创业。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一方面,政府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出台《小企业法》《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案》等政策,引导扶持人才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出台《国内收入法》《经济复兴税法》和《投资收益税降低法案》等一系列鼓励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风险投资对创业者的支持。 


       东京湾区“海外飞地”模式

       东京湾区鼓励企业建设海外“子母工厂”,将企业的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充分利用东京湾区有限的土地空间布局总部和研发中心,强化东京湾区对全球资源和市场的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全球影响力。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是鼓励企业在海外建设“子工厂”。为了降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东京湾区鼓励企业将配套加工、组装等生产制造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模块化生产。由于大企业与其配套企业有着稳定的供应关系,在向海外转移过程中,企业会选择“抱团出海”,共同拓宽空间。


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广汽丰田在广州南沙区建设生产线时,旭硝子等13家丰田汽车一级配套零部件企业也同时在南沙区投产。二是将企业的核心制造环节留在本土,在本国建设“母工厂”。为了保持湾区核心竞争力,政府在资金、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引导企业在本国设置“母工厂”。“母工厂”负责精细生产、研发试制和新产品生产,并为“子工厂”提供设备、工艺、员工培训等支援。这样可以防止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外流,确保技术领先地位。 


       在中国,“飞地经济”是一个既新颖又平常的概念,平常因为“飞地经济”早已出现且多年来都在被实践,新颖因为“飞地经济”在长三角通过“双创飞地”的模式得到了新的实践。


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不同于世界三大湾区的三种“飞地经济”模式,在长三角环杭州湾大湾区,融合产业飞地和人才飞地等飞地模式特点,逆飞和顺飞结合,再藉由“最多跑一次”政策的助推,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中双创飞地的创新性、灵活性、普适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以慈溪(上海)飞地为例,慈溪市政府在上海虹桥以租赁的方式获得物理办公空间,轻资产的方式启动慈溪(上海)飞地,作为展示慈溪形象的窗口和招商引资引智的前哨,宣传并提升慈溪形象的同时,在工商注册、政策展示、产业落地选址等方面就具备了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慈溪承接上海外溢制造业转移的时候就抢得了先机。逆飞和顺飞之间,上海完成了产业转移,而慈溪获得了产业落地,同时可以得到飞入产业所带来的先进发展理念、产业、投资、人才、管理。


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慈溪(上海)飞地作为慈溪在沪企业的服务站,同样承担着为慈溪企业开拓上海市场、柔性引才、招引项目的作用,力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示范样板项目,为浙江省主动接轨上海的实践提供先行经验。


       “飞地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协同的有效举措,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应用,而“飞地”本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在不同区域和发展时期展现出的不同存在形态,具有令人惊叹的适应力和创新属性。持续进化、不断改进,是“飞地”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世界三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